图片展示
搜索

您感兴趣的领域

  • Company 机构

  • Interests 感兴趣的领域 *

  • 提交

  • 验证码
    看不清?换一张
    取消
    确定
图片展示
图片展示
搜索
图片展示
图片展示

产业创新能力 长三角谁是魁首

作者:解放日报 何书瑶 发表时间:2022-10-19 14:58:46

 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,2022年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球第11位,较10年前提升了23位。其中,创新产出多项指标长期处于世界前列,包括劳动力产值增长等9项细分指标排名全球第1位。


  并且,10年来我国区域创新发展成效显著,共计22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百强,长三角便是其中之一。


  创新投入水平安徽增长最快

  上海的创新投入水平在整个长三角无疑是最强的。其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投入是最多的,同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市GDP的比例也是最高的。


  2020年,上海基础研究费用达到128.28亿元,占到整体费用的8%。而最新数据显示,2021年,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700亿元左右,占到全市GDP的比例为4.21%,连续4年超4%。据测算,这个数字与纽约、东京、苏黎世等全球重要科创城市的研发强度不相上下。


  江苏整体投入费用金额,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为3438.6亿元,在GDP的占比为2.95%。


  浙江2021年全社会研发费用投入在GDP占比为2.94%,紧随江苏之后。值得注意的是,浙江活跃的民营经济是促进创新投入的主体,来自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占比高达90%。但同时,浙江在基础研究费用的投入也会相对弱一些。


  安徽是近几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最快的地区,2018—2021年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4.9%、16.2%、17.1%、13.9%。尽管目前研发投入强度在长三角地区并不突出,但安徽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达到了7.4%,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。


  从全社会研发人员数量来看,上海每万人的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29人,在三省一市仍是首屈一指。江苏近两年的研发人员规模扩充较快,2020年同比增长了18.7%,每万人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08人。浙江、安徽的每万人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90人和46人。


  创新产出各有千秋


  技术市场在上海市经济结构中占重要位置,技术金额占GDP比重最高。2018年,这一占比便达到3.4%,而江苏、浙江、安徽则分别为1.06%、1.02%与0.94%。在2020年,上海市技术金额占GDP比重达到4.09%,依旧是其他三省的2至3倍。


 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(下文简称高新总产值)处于长三角领先位置。2018年江苏省高新总产值便达到39550亿元,是安徽省的3.9倍、上海市的2.9倍、浙江省的1.6倍。2020年,江苏省高新总产值达到49682亿元,同比增长12.6%。不仅如此,江苏省高技术产业新产品的销售状况也最佳,高技术产业利润最多。


  浙江省专利总数是长三角地区最多的,2020年接近5万件,在近3年来,其增幅也是最大的。相比2018年,浙江省专利数量同比增长53.27%,增加了约17000件。


  并且,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最高。2020年浙江省高新总产值占GDP比重达到50.69%,而江苏省则为48.4%,上海市与安徽省则分别为39.5%与33.8%。


  同时,在新产品收入上,浙江省的增幅最大,2020年新产品收入为5697亿元,同比增幅达到41.4%。而上海市与安徽省则分别为1605亿元、2425亿元,同比增长13.9%、35%。


  虽然安徽省各项指标都处于三省一市的队尾,但高新技术产业在飞快发展。2020年安徽高新总产值仅有13102亿元,但增速在三省一市中最快,2020年同比增长18.18%。


  上海稳坐创新龙头


  总体来看,长三角各地在创新投入、产出和成本上各有优势。


  为了更好地衡量技术创新对长三角三省一市产业和经济的推动力,记者分别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出发,对不同地区全社会研发(R&D)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、全社会研发(R&D)人员数量、发明专利授权数量、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、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多个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加权处理,并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规模总量和人口规模总量影响,最终得出三省一市的创新经济指数。


  从数据可以看出,上海一直是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龙头,江苏、浙江紧随其后,安徽位列第4位。


  上海科技创新投入强劲、集合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、产业层次较高等特点,可以担负起引领整个长三角地区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角色。江苏的实体产业基础最为坚实,科技创新的产业产出总量瞩目;浙江由企业主导的创新活力最强;安徽目前的创新增长势头最猛,在先进制造业的要素资源集聚方面也具有后发优势。


  同时,长三角各地的创新产业发展方向也有许多共性。


 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,三省一市相互间的技术交易合同输出达1.4万项,交易额540多亿元,共同在上海搭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、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动作不断。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协同、形成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值得期待。


产业创新能力 长三角谁是魁首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
加入到超过150万专业人士都关注的来自全球最新产业及投资资讯!

  • First Name 名: *

  • Last Name 姓: *

  • Business Email: *

  • Contact Number 电话:

  • Subscribe 订阅

  • 验证码
    看不清?换一张
    取消
    确定

产业创新能力 长三角谁是魁首

发表时间: 2022-10-19 14:58:46

作者: 解放日报 何书瑶

来源: 解放日报

 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,2022年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球第11位,较10年前提升了23位。其中,创新产出多项指标长期处于世界前列,包括劳动力产值增长等9项细分指标排名全球第1位。


  并且,10年来我国区域创新发展成效显著,共计22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百强,长三角便是其中之一。


  创新投入水平安徽增长最快

  上海的创新投入水平在整个长三角无疑是最强的。其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投入是最多的,同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市GDP的比例也是最高的。


  2020年,上海基础研究费用达到128.28亿元,占到整体费用的8%。而最新数据显示,2021年,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700亿元左右,占到全市GDP的比例为4.21%,连续4年超4%。据测算,这个数字与纽约、东京、苏黎世等全球重要科创城市的研发强度不相上下。


  江苏整体投入费用金额,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为3438.6亿元,在GDP的占比为2.95%。


  浙江2021年全社会研发费用投入在GDP占比为2.94%,紧随江苏之后。值得注意的是,浙江活跃的民营经济是促进创新投入的主体,来自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占比高达90%。但同时,浙江在基础研究费用的投入也会相对弱一些。


  安徽是近几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最快的地区,2018—2021年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4.9%、16.2%、17.1%、13.9%。尽管目前研发投入强度在长三角地区并不突出,但安徽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达到了7.4%,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。


  从全社会研发人员数量来看,上海每万人的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29人,在三省一市仍是首屈一指。江苏近两年的研发人员规模扩充较快,2020年同比增长了18.7%,每万人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08人。浙江、安徽的每万人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90人和46人。


  创新产出各有千秋


  技术市场在上海市经济结构中占重要位置,技术金额占GDP比重最高。2018年,这一占比便达到3.4%,而江苏、浙江、安徽则分别为1.06%、1.02%与0.94%。在2020年,上海市技术金额占GDP比重达到4.09%,依旧是其他三省的2至3倍。


 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(下文简称高新总产值)处于长三角领先位置。2018年江苏省高新总产值便达到39550亿元,是安徽省的3.9倍、上海市的2.9倍、浙江省的1.6倍。2020年,江苏省高新总产值达到49682亿元,同比增长12.6%。不仅如此,江苏省高技术产业新产品的销售状况也最佳,高技术产业利润最多。


  浙江省专利总数是长三角地区最多的,2020年接近5万件,在近3年来,其增幅也是最大的。相比2018年,浙江省专利数量同比增长53.27%,增加了约17000件。


  并且,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最高。2020年浙江省高新总产值占GDP比重达到50.69%,而江苏省则为48.4%,上海市与安徽省则分别为39.5%与33.8%。


  同时,在新产品收入上,浙江省的增幅最大,2020年新产品收入为5697亿元,同比增幅达到41.4%。而上海市与安徽省则分别为1605亿元、2425亿元,同比增长13.9%、35%。


  虽然安徽省各项指标都处于三省一市的队尾,但高新技术产业在飞快发展。2020年安徽高新总产值仅有13102亿元,但增速在三省一市中最快,2020年同比增长18.18%。


  上海稳坐创新龙头


  总体来看,长三角各地在创新投入、产出和成本上各有优势。


  为了更好地衡量技术创新对长三角三省一市产业和经济的推动力,记者分别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出发,对不同地区全社会研发(R&D)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、全社会研发(R&D)人员数量、发明专利授权数量、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、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多个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加权处理,并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规模总量和人口规模总量影响,最终得出三省一市的创新经济指数。


  从数据可以看出,上海一直是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龙头,江苏、浙江紧随其后,安徽位列第4位。


  上海科技创新投入强劲、集合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、产业层次较高等特点,可以担负起引领整个长三角地区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角色。江苏的实体产业基础最为坚实,科技创新的产业产出总量瞩目;浙江由企业主导的创新活力最强;安徽目前的创新增长势头最猛,在先进制造业的要素资源集聚方面也具有后发优势。


  同时,长三角各地的创新产业发展方向也有许多共性。


 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,三省一市相互间的技术交易合同输出达1.4万项,交易额540多亿元,共同在上海搭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、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动作不断。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协同、形成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值得期待。


产业创新能力 长三角谁是魁首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
加入到超过150万专业人士都关注的来自全球最新产业及投资资讯!

  • First Name 名: *

  • Last Name 姓: *

  • Business Email: *

  • Contact Number 电话:

  • Subscribe 提交

  • 验证码
    看不清?换一张
    取消
    确定
申请高新技术企业
Digital X
开办第一家公司
热门推送
热门推送
热门推送
热门推送
热门推送
热门推送
热门推送
热门推送
图片展示

海创圈是面向全球创新者的服务平台

海创客的线上合作社区

离岸孵化成为可能

协助实现海外研发,中国市场商业转化


联系我们

地址:     苏州东方创意创新促进中心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苏州市工业园区东长路88号2.5产业园D1栋1层

服务热线:      4008822214

联系邮箱:      info@spinout.cn

图片展示

海创圈是面向全球创新者的服务平台

国际创客的线上合作社区

离岸孵化成为可能

协助实现海外研发,中国市场商业转化

网站导航

首页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创智查

资讯

活动

创投服务

合作伙伴

DIGITALX

关于我们

会员中心

 

 

联系我们

 


 

苏州工业园区东长路2.5产业园D1栋1层SIP跨国企业联合创新中心

 

Tel:        400 8822 214

 


 

Email:      info@spinout.cn

 

在线留言

  • Name 称呼: *

  • Email: *

  • Contact Number 联系方式:

  • 留言: *

  • 提交

  • 验证码
    看不清?换一张
    取消
    确定

Copyright © 2021   苏州你好明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 

All Rights Reserved     备案号:苏ICP备18012978号-2  

技术支持:飞色网络

在线咨询

您好,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!

联系方式
热线电话
400-8822-214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
E-mail地址
info@spinout.cn
扫一扫二维码
二维码
扫码关注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